2010年,巴中市中心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专科小组,由肿瘤血液病科护士长李春蓉担任组长,至今共有18名护士,已成功置入PICC共308例。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通常在病人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中任选一条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是一条安全、无痛、持续的静脉通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半年至一年)。
PICC不仅要求专科护士具备娴熟精湛的穿刺技术,更要具备沉着稳重的心理素质。往往病人血管条件极差,只允许一次成功,穿刺者应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整个过程完成会全身湿透,但她们每一次无不尽心尽力,从不轻言放弃。由于目前PICC是盲穿,PICC尖端未达到上腔静脉的,她们会冒着射线的危害在透视下一次次纠正,直到穿刺到位。
巴中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率先在全市开展PICC ,并在院内其他科室开展PICC技术推广指导及会诊。在新生儿室,为保证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也需安置PICC。新生儿皮肤娇嫩、血管纤细,对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挑战更大。目前在我院已成功完成了5例极低体重儿PICC置管术。
308例PICC的成功推广,凝聚着每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执着与敬业精神,她们用纯熟的技术赢取了患者的信任和点赞,有力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如今,全院护理团队正全面推广应用,努力为患者提供舒心、“无痛”的“一针治疗”。
适应症: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2.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3.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4.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5.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优点:
1. 保护外周血管;
2. 避免多次穿刺,减少病人的痛苦;
3. 不易感染,便于护理;
4. 保留时间长,效果好;
5. 相对传统的CVC,减少穿刺的危险性。
图片来源:护理部
路过点个赞吧!
扫描下方二维码,及时了解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