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党政要闻 > 内容详情

党政要闻

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

作者:    来源:  人气指数: 次      时间:2016年11月28日 00:00:00

  特别聚焦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区域分工协作,积极引进外资外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实现更宽领域、更高程度开放合作。围绕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实施全产业链招商,瞄准央企、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高点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回引工程,吸引在外创业人士带理念、带资金、带技术、带企业回乡创业。深化友城协作、市厅市校市企合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崇商重企、包容诚信的发展软环境,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洼地。

  圆桌会议

  参与嘉宾

  代表向传忠

  代表杨杰

  代表于四华

  代表张国才

  走在开放前沿

  引领产业发展

  在即将开局的“十三五”,全市投资促进系统将紧扣“五彩巴中”愿景,大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加快投资促进价值再造,努力把巴中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效益、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先进的生产要素不断向巴中涌流,服务巴中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实际,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健康养老、电子商务和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大企业和好项目落户巴中,引领产业新发展,实现绿色价值再造;紧紧围绕巴中发展形态和趋势,坚持“招大引强、延链引进、集群发展”思路,对招商引资项目打包营销,利用国内外各种展会、招商洽谈、协会交流、知名网站等载体和渠道,积极开展项目推介对接,促成项目落地。紧紧围绕崇商重企、包容诚信的发展软环境,全面深化投资促进工作创新创造,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紧扣‘精、准、勤、实、好、快’六字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构建“服务机关”“诚信政府”,不折不扣兑现优惠政策和支持条件,旗帜鲜明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者把目光转向巴中这片投资热土,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新的突破。

  构建开放体系

  打造投资洼地

  党代会提出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思路上更加突出对接“一带一路”,目标上更加精准,措施更加有力,体现了我市对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的重视。

  作为政府来讲,要深研细学报告的内容,立足巴中实际,把确立的目标任务指标化、项目化、清单化、时序化、措施化,积极转变开放模式,建好开放载体,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与行业龙头、技术龙头的战略合作,提高开放招商的质量和水平;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充分营造全员招商理念和专业突破的路径,找准主导产业招商方向,形成专业招商团队,实行精准招商,靶向突破;要立足巴中自身优势,加大工业、文化旅游的招商力度,特别是中药材的种植、萃取、饮片中成药、西药及中药保健品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立足“地道药乡”,把中药材种植、农业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康养圣地;要积极走出去,和市厅市校市企深化合作,拓宽开放领域,坚持引资金、引技术、引管理、引人才并重,加快构建有活力、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体系;要深入推进回引工程,吸引在外创业人士带理念、带资金、带技术、带企业回乡创业,进一步擦亮对外开放的名片;要构建“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政策支撑体系和要素保障体系,着力建设崇商重企、包容诚信的发展软环境,真正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洼地。

  优化投资环境

  强化政策支撑

  作为企业,我们虽然刚来巴中不到半年,但是我深深感受到了巴中的发展变化,感受到巴中对“善待外来者、包容创新者”的气魄,无论是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还是投资软环境,都是一天比一天好,这也体现了巴中坚持“打开山门、敞开心门”的对外开放理念。

  在我看来,巴中要扩大对外开放,离不开招商引资。如果想要引进更多企业,吸引更多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还需进一步做好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根据本地的实际,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全方位、多渠道、多层面支持企业发展;有关部门要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树立信心,激发企业的创业热情,发挥企业的潜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生产顺利了,发挥效益了,就是最好的招商环境,就会起到无形的示范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

  整合资源要素

  搭建引才平台

  作为基层工人代表,我真切感受到近些年来市县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越来越感受到巴中“打开山门、敞开心门”观念带来的变化。在我看来,要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聚集全社会智慧力量,努力推动对外开放,实现新发展。建议搭建好平台,立足“育才”,通过引进和本地培养等方式,着力构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汇聚起一批具有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要加强资源整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高度衔接各类高层次人才引才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高端的引才平台。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出台既缓解企业压力,又保障员工利益的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好住房、就医、养老等实际问题,营造各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主动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