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聚焦
过去五年,巴中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框架加速拉大,居住条件不断优化,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老百姓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围绕绿色城镇特色,提高规划品质、建设标准、管理水平,做优做美中心城区,加快巴城主城区旧城改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加快巴中经开区产业聚集和创新创业,实现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同建;加快恩阳新区绿色产业和文旅发展,提高承接老城人口和功能疏解能力,让“一城两翼”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南江、通江、平昌要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
圆桌会议
参与嘉宾
李仕科 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市规划局局长
向诚明 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市住建局局长
罗中荣 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恩阳区常务副区长
刘国峰 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通江县广纳镇党委书记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乡规划
《报告》提出加快绿色发展、建设“五彩巴中”,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对于市规划部门来说,我们不仅要将报告精神再学习、再领悟,吃透报告精神实质,更要将绿色发展的要求和精神融入到城乡规划工作的全过程中来。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优化全域城镇空间结构为重点,构建城乡空间一体、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统筹衔接、分级管理、全方位空间统筹的绿色城镇体系。
一是进一步提升和细化中心城市各类规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统筹推进,立足高远的站位,通过精准城市实功能定位,加快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弥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建设高品质地标建筑,切实提升巴城首位度;二是围绕绿色城镇建设,完善“五彩巴中”增彩添绿专项规划设计,全方位、多角度、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加快景观打造,形成系统的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和山地自然景观,建成“五彩巴中”城乡和谐的景观体系。同时,要扎实抓好民生保障工程的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具体地说,就是完善乡镇的功能配套和建设,方便居民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搞好美丽新村建设,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注重城市功能统筹协调发展
为把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市住建系统将紧扣“五彩巴中”建设,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城市绿色发展,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山地公园建设和城市生态修复,做好引绿入城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将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统筹协调发展,有序推进老城人口疏解,完善城市各项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生活生产功能,提升人居品质;大力推进新区功能拓展,经开区加快现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同建,提高城区承载能力,恩阳新区加快绿色产业和文旅发展,提高承接老城人口和功能疏解能力,让新区聚集人气商气;加大重点镇、试点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从绿色和特色两个方面持续发力,继续打造一批重点小镇和特色小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不断增强居民舒适度和幸福感;更加注重文旅结合,城旅结合,把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突出抓好全市七大蜀道片区的申遗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彰显巴中城市魅力。
将恩阳建成生态宜居典范城市
恩阳将结合新区实际,坚持城乡规划引领,以新城为核心、重点镇为支撑、村居为基础,优化“一心三轴一带两片区五节点”区域空间布局,主动融入“一城三区”格局,高端规划重点片区、重要节点、旅游景区、特色街区,引领城市错位、融合、互补发展。
全力加快新城的全面崛起,建设生态宜居典范城市,打造全市城市开发建设新样板。到2020年,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以上,力争完成古镇5A级景区创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一村一品”,特色立镇,巩固和提升柳林镇国家重点镇创建成果,争创渔溪镇国家重点镇,加强城区管理,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发挥生态优势提升百姓幸福感
《报告》提出了绿色城镇体系建设发展跨越目标,令人振奋。广纳镇是通江县的重点乡镇和人口大镇,结合广纳具体情况,我们将加大绿色产业培育,将全镇的“万亩核桃”绿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帮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作为通江的一个周边场镇,广纳镇在场镇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干线公路绿色植被栽植,优化美化滨河路和场镇绿化工作,努力将广纳建成国家重点镇和县城副中心。
广纳镇生态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我们力争经过几年发展,让全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通过红色旅游加绿色旅游发展,狠抓森林康养产业,建成全国养老中心,提升百姓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