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每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的多发季节,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一氧化碳中毒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引起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血流丰富的大脑和心脏受累最为明显,轻者恶心、呕吐、头昏、头痛,重者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随呼吸进入体内,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血红素的立体构象发生变化,使血红蛋白更加容易与一氧化碳结合,难以与氧结合而失去运氧能力,导致机体缺氧,出现在皮肤和口唇部位的樱桃红,通常认为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体征。隐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头痛、乏力、眩晕、感觉异常、胸痛、心悸、视觉异常的综合病症,伴有一氧化碳吸入史,头痛和眩晕在碳氧血红蛋白超过10%时发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症状。当碳氧血红蛋白在20%-30%时出现严重头痛、烦躁、判断力受损、视觉障碍、恶心、眩晕、呼吸加快。碳氧血红蛋白30%-40%时心脏障碍、肌无力、呕吐、意识模糊。碳氧血红蛋白在40%-60%时昏迷、精神恍惚、惊厥、麻痹。碳氧血红蛋白60%-70%时昏迷、常在数分钟内死亡。碳氧血红蛋白>70%时立即死亡,心跳呼吸骤停。
用高压氧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目的
(1)快速从体内消除一氧化碳,给患者吸氧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吸高浓度的氧,一氧化碳排出速度加快,加压吸纯氧,一氧化碳的排出速度更快。
(2)纠正缺氧。足够多的氧立即使血浆处于氧饱和状态,尽管碳氧血红蛋白水平较高也可以维持患者存活和纠正组织缺氧。
(3)纠正一氧化碳引起的组织中毒。高压氧增加血浆氧张力的作用并不只是简 单的增加溶解氧,它还有助于驱使一氧化碳和与其结合的各种分子分离, 并使其恢复功能。还可阻止碳氧血红蛋白向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转变以及减少一氧化碳与其他分子的结合。
用高压氧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则
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一氧化碳暴露史是决定是否行高压氧治疗的重要因素,其次才考虑碳氧血红蛋白水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一段时间内可遗有头昏,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一般完全恢复轻度中毒需1~3个月,中度中毒需3~6个月,重度中毒需6个月以上。只要早期接受高压氧系统治疗大部分可以完全康复。
治疗时机
分秒必争、越早越好,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复。高压氧治疗提前几小时,病情恢复则可能提前几天,甚至几十天。
治疗次数
轻度中毒5~10次。中度中毒20次。重度中毒30次以上检查脑电图正常后方可停止。早期治疗不彻底易出现迟发脑病或后遗症。高压氧治疗时原则上每日I次,特殊情况每日若安排2次治疗一定要间隔8小时以上,且每次的治疗压力应低一些。
注意事项
(1)避免再次中毒。
(2)避免过度悲伤、生气、劳累,否则易诱发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3)一氧化碳中毒早期少活动、多休息,以免增加机体中毒迟发脑病的耗氧量,加重缺氧,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4)禁止或少吸烟
(5)清淡饮食、多食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