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畅通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的奋斗目标,涉及方方面面,本报梳理了其中的16个关键词,从今日开始将对这16个关键词进行逐一解读。今天刊出第一个关键词解读——区域交通枢纽。区域的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是促进巴中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便捷通畅的现代交通体系,是全市390多万人民的热切期待,更是一种历史责任,对于建成“多彩美丽、富裕小康、开放包容、充满希望、幸福和谐”的“五彩巴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我市要加快建成以“148”为骨架的“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实现由区域交通节点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跨越。
现状
公路总里程17006公里
近年来,我市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市交通局统计,五年来,全市交通建设投资总额达530亿元,是“十一五”的6.98倍,年均超过100亿元,位居全省第二位。全面并超前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十二五”交通发展各项目标。全市新增公路里程3214公里,总里程达17006公里。路网密度138公里/百平方公里、43公里/万人,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0%的乡镇、88%的建制村通水泥路。建成巴达、成巴、巴广渝、巴陕南江段等4条高速公路291公里;巴中机场正在加快建设。
截至目前,巴中交通实现了投资大突破、公路大完善、建设大提速的大好局面,区域交通节点已经形成。
目标
建成立体交通网络,构建商贸物流中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一届市委班子高瞻远瞩,科学谋划“五彩巴中”建设,尤其是对我市未来的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建成以“148”为骨架的“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构建联运网络和重要商贸物流中心,紧密融入全国全球交通物流大网络;建成通畅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市交通局负责人认为,这个目标的确定,对我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速流动的今天,交通运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保障,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基础,新型城镇化主骨架难以形成,城乡地理壁垒无法打破,城乡一体化难以实现。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作为边远贫困山区,虽然区位优势日渐凸显,区域交通节点已经形成。但随着经济大发展,交通还需再提升、再加速、再发力。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由区域交通节点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跨越”目标,为未来我市交通建设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
路径
全力打好“四好”交通大会战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建成通畅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持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构建外达内畅、安全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方向已经指明,蓝图已经绘成,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巴中恩阳机场2017年底通航,开工建设通江、南江通用机场。加快汉巴南铁路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巴中至南充段;争取广巴铁路扩能改造,开通巴中至达州动车。建成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巴中至绵阳、镇巴至通江至广安高速公路。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建成诺水河至光雾山一级公路,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城市过境公路建设。加快县乡村道改善提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推进机场、高速、铁路、县乡村道、主要河道和旅游环线彩化绿化建设,打造风景彩林廊道。加强枢纽站场建设,加快建设物流中心、配送基地。
作为主管部门又将如何落实?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保持交通投资高位势态,确保今后五年交通投资再超500亿,并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通畅高效为目标,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促规划项目尽早实施,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建成项目质效并重,加快创新升级建设节能环保绿色交通,全力打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交通大会战。同时要全面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交通运输队伍,为全市交通运输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五年后,我市将全面融入国家交通运输大网络,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水泥)路、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车,形成干支相接、互联互通、四通八达的地方路网。
展望
构建多方式互补的综合交通网络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5版对我市交通发展提出了更为长远的规划。规划指出,未来,我市对外将构建:
建成“四纵四横一航”交通网络
四横
◎广巴达高速
◎绵巴万高速
◎广巴达铁路
◎绵巴万铁路
一航
◎巴中恩阳机场
四纵
◎南巴汉高速
◎汉巴渝高速
◎镇巴渝高速
◎汉巴渝铁路
形成“六纵五横”公路主干网
◎国道244(乌海-江津),原省道S101范家垭(南充界)至台上(陕西界)升级改造后形成
◎国道245(巴中-金平),巴州区经梁永、玉山、茶坝(南充界),由原省道202和部分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后形成
◎国道542(广元-万州),经南江乐坝、沙溪,至巴州区兴文、清江、水宁寺、平昌驷马、坦溪、江口、涵水,主要由原省道202改造升级后形成
◎省道204(汉中-华蓥),诺水河-板桥口-青浴-新场-通江-三合-铁佛-邱家-鹿鸣;
◎省道304(通江-南部),通江-广纳-灵山-平昌-白衣-岳家-响滩;万旺路和省道203(通江-广安),万旺路(诺水河至永安段)和省道203(永安-沙溪-喜神-望京-笔山)组成
◎国道347(南京-德令哈),原省道302三庙乡(南充界)-?巴中市区-水宁寺镇-通江县城-铁溪镇-石槽沟(达州界)
◎省道101(成都-镇巴),龙岗-岳家-平昌-丘家-笔山-望京
◎省道302(巫溪-梓潼),红四-八庙-关门-北极-陈河-涪阳-通江-至诚
◎省道303(宁强-宣汉),双流-三汇-上八庙-恩阳-玉山鼎山-平昌-邱家-鹿鸣◎省道408(南江-镇巴)和省道301(南江-红原),光雾山-上两-桥亭-关路-铁场-空山-长坪-铁溪
最终构建“半小时到达所辖各县,1小时左右到达广元、达州、南充、汉中,2至3小时左右到达成都、重庆、西安”多方式互补的综合交通网络。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5版对如何实现内达也进行重点规划。规划在市域范围内布设一条环线快速通道,串联市域重点城镇,线路走向为恩阳-玉山-鼎山-平昌-元山-广纳-通江-诺水河-汇滩-贵民-关坝-上两-南江-恩阳。为强化中心城区与县城之间联系,在市域环线快速通道的基础上,对现有公路提档升级,规划中心城市至平昌县城、通江县城的直接快速联系通道。规划每个重点城镇构建两条以上对接市域快速通道或连接临近中心城镇的干线通道。规划在全市新建一级长途客运站8个(巴中市西客运站、巴中市恩阳客运站、巴中市东客运站、南江城东客运站、南江城西客运站、南江关坝森林公园旅游车站等),二级客运站4个(通江石牛咀客运站、通江城南客运站、通江城西客运站等)。为强化普通公路对旅游发展的支撑,规划在市域快速环线通道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通道提档升级,构建中心城市至南江旅游复线通道,实现与光雾山-诺水河旅游线路无缝对接。旅游复线通道为:兴文-凌云-仁和-高桥-石滩-大河-兴马-关路,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