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矫正手术,根本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效果。随着屈光理念和手术技术不断发展革新,其中,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和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受到广泛关注。
纽约大学A. Kanellopoulos教授率先于2017年发布了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手术和SMILE的比较结果,个性化手术在客观和主观视觉质量全面占优。Kanellopoulos教授认为结果差异来源于技术的不同:个性化手术基于每个患者角膜特征“定制”手术方案。
个性化手术(WaveLight, Alcon)的手术平台的眼球跟踪和自旋补偿等功能,优化了个性化方案的精准实施,为角膜屈光手术提供了流畅的全程保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术中体验,更很好的满足了医患对术后优异视觉质量的共同追求。
因此人们常把飞秒全激光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个性化近视手术方式称作飞秒精雕近视手术,其特点有:
1、术前精准测量:通过对角膜22000个定点测量,量“眼”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
2、术中精准矫正:将术前检查的角膜地形图,引入超精准、高智能的手术平台,对角膜进行精准的磨削,确保个性化手术方案准确顺利地实施。
3、术后精准塑造:每个人的角膜形态千差万别,设计最适合的手术方案,才能精准塑造理想的角膜形态,获得卓越的视觉质量。
Contoura Vision (角膜精雕近视手术),获得美国FDA认证,98.4%的患者术后满意率,以跨时代的最新科技,重新定义角膜屈光手术的标准,为您带来卓越的术后视觉质量。
研究证明
地形图引导术式优势凸显
研究目的
比较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与SMILE两种术式对于国人近视(散光)矫正的术后结果。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前瞻性、非随机性
研究对象与分组:选取30例(60眼)近视(散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角膜地形图引导组)或SMILE进行屈光矫正。
评价指标:随访至术后12个月。评价内容包括安全性(矫正视力, CDVA)、有效性(裸眼视力, UDVA)及稳定性(显然验光等效球镜, MRSE)。
核心结果
两组术前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角膜地形图引导组有更优的安全性
a. CDVA获得1行的比例,角膜地形图引导组显著更高(P<0.05)
b. SMILE组有1眼CDVA丢失1行
角膜地形图引导组有更优的有效性
a. UDVA≥20/16的比例,角膜地形图引导组显著更高(P<0.05)
研究结论
基于30例(60眼)患者、随访至术后12个月的结果,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较SMILE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和术后效果是屈光手术一以贯之的评价标准,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手术(飞秒精雕近视手术)提供技术保障,助力医患实现对更高标准的追求,真正实现个性化全程定制,推动屈光手术在卓越术后效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