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共建文明和谐巴中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也是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
在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我市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迅速掀起学雷锋的新高潮,保护母亲河、义诊、看望老人等传统内容加上时代内涵,促进我市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积蓄了精神力量。
巴州区
便民利民“活雷锋”在行动
3月5日,南湾国际广场,由共青团巴州区委组织的“幸福巴州,与爱同行”——巴州区“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这里举行。
家住南湾国际小区的张尚珺老人利索地将刚由志愿者修剪后的头发扎起来。一旁,身穿红马褂的志愿者将蔬菜递给她。
“我早上出来买菜就碰上了‘活雷锋’。”张尚珺老人高兴地说,她买菜回来的路上看到广场围了不少人,经过询问得知,志愿者正在为市民免费理发。“我头发长了也想剪一剪,就排队等待剪发。”
在巴城,像张尚珺老人受到志愿者温暖帮助的事例还有很多。
戴好听诊器、扎紧袖带、握住输气球、均匀打气、仔细听诊......不到2分钟,来自市中医院的志愿者医师张永禄就完成了一个市民的量血压工作。
“收缩压150、舒张压100,你的血压有点高,在吃药控制没?家里有没有血压计?”张永禄向前来就诊的患者作出解释,并给出了就医指导意见。
量血压、指导用药、提供就医咨询等,张永禄和同事一上午为300多位市民进行了义诊。按照4元一次的挂号费计算,张永禄和同事上午的义诊为市民节约了1000多元的挂号费。张永禄告诉记者,自2009年进入市中医院工作后就经常性地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7年来参加了无数次送医下乡、义诊等活动,义诊人数超过1万人。
在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除了义诊、免费理发外,工会、妇联等单位也带来了便民咨询、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
据共青团巴州区区委副书记董艳介绍,接下来,区团委还将学雷锋活动持续性开展,让志愿者广泛参与到保护母亲河、文明劝导、助力春耕等工作中。
恩阳区
万人携手保护母亲河
3月3日上午,恩阳区恩阳河段岸边,志愿者邓建波正在捡拾垃圾。一把钳子、一个塑料袋,就是他的工具。
纸片、废弃塑料袋等垃圾填被他用钳子一一装进垃圾袋。遇到陷入泥土的垃圾,还需他用手拾。不一会儿,他的塑料袋就被垃圾满了。邓建波告诉记者,来自恩阳区农林局的他,今年是他参加公益活动的第三个年头。
在恩阳区举行的“万人携手做雷锋暨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活动现场,戴着红色帽子、身着红色志愿者服饰的恩阳区干部职工们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装饰着河岸。
在“雷锋日”来临之际,恩阳区就业创业服务大队、文艺志愿服务大队、巾帼志愿服务大队等十几个志愿服务大队齐聚一堂,参加了志愿服务启动仪式。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立即奔赴母亲河:清理河道、捡拾白色垃圾,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好了,大家都受益”。志愿者张小芊说,通过这次活动让她对雷锋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坚定了她以后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
南江县
小学生手拉手为福利院老人送欢乐
“爷爷奶奶,我们给您唱首歌吧!”
3月3日,来自南江县南江镇九义校的30多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江县社会福利院,为福利院里的老人们送去温暖,也深切感受雷锋精神的内涵。
同学们主动为老人们揉肩捶腿、读报、剪指甲、讲故事。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老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学雷锋、尊老爱幼,也给学生们留下深刻感悟。“尊老爱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走进敬老院,让爷爷奶奶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小志愿者张悦瑞说,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将争当小雷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平昌县
主题班会培育学生文明意识
3月以来,平昌县各中小学陆续开展以“讲文明、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平昌县实验小学的主题班会上,40多个孩子齐声歌唱有关雷锋的歌曲。
讲述身边活雷锋的小故事、朗诵雷锋名言、谈雷锋精神,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雷锋精神,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好青年。
通过此次班会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做人和学习成绩同样重要。”平昌县实验小学教师谢丹玲如此诠释此次班会的意义。
据悉,通江县近期将启动“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暨“无垃圾日”活动,充分利用3月“学雷锋纪念日”和“文明礼貌月”等重要时间节点,迅速掀起学雷锋的新高潮。
言论
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又是一个“3.5”雷锋日,我市开展了系列学雷锋活动,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54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如今,“雷锋精神”仍然在国人间薪火传承。
学雷锋,见行动。新的历史时期,或许学雷锋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但“见行动”的本质却没有变。我们看到了恩阳区“万人携手保护母亲河”行动,也看到了平昌中小学开展“主题班会育文明意识”行动……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向善向上,也激励着我市学雷锋从“志愿者”行动向“自愿者”行动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