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党政要闻 > 内容详情

党政要闻

今年我市将新(改)建旅游厕所58座

作者:    来源:  人气指数: 次      时间:2017年03月14日 00:00:00

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巴中旅游品质

其中41座将建“第三卫生间”

  去年12月,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指出,“建设‘第三卫生间’,有助于解决特殊游客群体的如厕需求,有助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

  为着力提升旅游服务保障能力,让城市更文明、更洁净,今年我市计划新(改)建旅游厕所58座,其中41座将建“第三卫生间”。

  何为“第三卫生间”?

  解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通知》明确指出,“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是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卫生间”主要是为了解决诸如带着老母亲的儿子、带着女童的父亲、带着残疾伴侣等人群在外如厕需求。同时,母婴、残疾人也可以使用。相对于普通公共卫生间而言,“第三卫生间”更大程度上发挥了各种资源优势。

  据悉,为全面推进“厕所革命”,今年我市计划新(改)建旅游厕所58座,其中41座旅游厕所将建“第三卫生间”,预计总投资约3300万元。建设过程中将按照“数量充足、洁净无味、免费使用、有效管理”的原则,实现旅游厕所在全市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干道全覆盖。

  建设标准如何?

  “第三卫生间”让巴中旅游品质更高

  3月10日,巴城阳光明媚。南龛景区内,市民张先生带着一家老小前来游玩。张先生的母亲年逾古稀,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情结,此次特地来景区参观将帅碑林。张母虽然身体硬朗,但是腿脚不太利索。当她提出如厕需求时,张先生犯了愁:母亲上厕所需要有人搀扶,平时都是妻子帮忙,今天妻子加班没有同行,怎么办?

  正着急时,张先生发现景区公厕设置了“第三卫生间”。“这可解了燃眉之急。”张先生说。

  记者在南龛景区看到,景区内公厕设置有中、英、日、韩等四国语言的如厕标识,“第三卫生间”几个大字醒目简洁。走进卫生间内,环境干净整洁,老残、妇幼卫生间以及梳妆台、洗手池等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除了南龛景区内的3处“第三卫生间”之外,我市其他景区均已陆续修建“第三卫生间”。

  “我们申报的旅游厕所新(改)建项目,目前正在逐步被审核通过。”市旅游局项目发展科相关负责人说,建好“第三卫生间”,也是城市文明的重大进步。

  此外,今年我市自选“十件民生实事”公布,城区公厕建设被列入其中。据了解,全市将新建城区公厕14座,其中巴州区2座、恩阳区2座、南江县2座、通江县2座、平昌县2座、经开区2座、市本级2座。

  相关链接

  我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日前,国家旅游局对去年全国推进“厕所革命”的100个先进城市进行表彰,我市继2015年再次被表彰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我市“厕所革命”始于2015年,与全国同步。根据全市旅游景区厕所不足和厕所脏、乱、差、偏的实际情况,2015年、2016年全市共新(改)建旅游厕所175座,实现全市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等地的厕所数量不断增多,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日前,经省政府旅游发展工作专题会审订及规划,全省共有152个项目被纳入四川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库,巴中有12个。其中,就包括厕所革命工程补助项目——巴中市旅游示范厕所建设项目。

  这是我市第一批入选四川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名录的旅游项目,意味着这些旅游项目将更加受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对巴中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极大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