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 >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

慢性心衰自我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年10月14日 20:34:40

慢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各种心脏病逐渐发展最终都有可能形成心力衰竭即心衰,心衰除了在院期间的治疗管理外,更多的时间在院外,需要病人本人及其家属参与到疾病的管理中来。

慢性心衰病人的院外自我管理

1.监测体重

 

建议病人定期自称体重以监测体重的增加(最好作为每日生活常规的一部分,例如清晨如厕后),如果在3天内体重突然意外增加2公斤以上,则应该告知医生或相应调整利尿剂剂量(例如,如果发现体重持续增加则增加利尿剂剂量)。

2.饮食

 

 

控制饮食中盐含量对于重症心衰尤为重要。钠盐的摄入量限制在6g/天以内。液体有严重液体潴留的心衰患者应控制液体摄入量。对于重度心衰患者液体量限制在1.5~2L/天。

酒精

适量摄入酒精(一杯啤酒或1~2杯葡萄酒)是允许的。对疑诊酒精性心肌病的患者必须禁酒。

3.肥胖

 

肥胖病人的慢性心衰治疗包括减轻体重。病人的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25kg/m2为超重,>28 kg/m2时为肥胖。

 

4.吸烟

 

吸烟一直是应被劝阻的。

 

5.旅行

 

高海拔、高温或高湿的地区最好不要去。一般来说,短途飞行优于其它长程交通工具。对于有严重心衰的患者,长途飞行可引起一些问题(例如,脱水、肢体水肿加重和深静脉血栓)。值得注意的还有旅途中饮食改变的影响和万一发生急性胃肠炎的处理。在湿热气候下如果有额外的水钠损失,可能不得不调整利尿剂和血管舒张剂的使用。

 

6.免疫建议

 

尚无免疫对心衰患者影响的确切证据。肺炎球菌、流感免疫疫苗可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从而避免心衰。

 

7.药物建议

 

慢性心衰病人利尿剂的使用非常重要,许多病人病情反复就是因为未能服用利尿剂或自行停用药物。鼓励病人基于自身症状和液体潴留进行利尿剂用量的自我调整,当然定期到医院随诊可以更好地指导用药。病人或家属可以在医生的引导下,对所用的药物疗效及其副作用有所了解。部分快心率尤其房颤的心衰病人,还需间断服用小剂量地高辛。

 

 

慢性心衰往往有其基础疾病,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在心衰的防治中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有关药物的长期服用。

8.休息、运动

 

休息

在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失代偿时适当休息或卧床是必要的。当临床状况改善时可做呼吸操和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平时生活规律,避免过劳。

运动

为防止肌肉退化,当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鼓励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引起症状的日常体力活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蹬自行车,但需要注意自身技能基础、运动时间、运动量等。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0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