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心包疾病是由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尿毒症、自身免疫病、外伤等引起的心包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包摩擦音,呼吸困难、发冷、发热、乏力、烦躁、上腹部胀痛、全身水肿等。发生心脏压塞时可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
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营养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心脏负担;戒烟限酒,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有肺淤血、心功能不全、水肿等症状者应进食低盐饮食,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
休息与活动
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充分休息,恢复期应适度活动,活动量以活动后无心累气急,自我感觉良好为度。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活动,避免心力衰竭,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心包炎患者抵抗力减弱,接受手术治疗后,仍应坚持休息半年左右,以利于心功能恢复。
心理指导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注意关心、爱护患者,帮助患者配合治疗,患者自身应避免焦虑、紧张,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睡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诱因
注意皮肤清洁和口腔卫生,及时更换潮湿衣裤,注意保暖,预防各种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用药指导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减量或停药;学会自我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定时复查肝肾功能,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定期门诊随访。
遵医嘱定期门诊随访
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胸骨后、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同时,遵出院证上所述定期门诊复查。